姚明的家庭教育,成长的城市,去美国的经历,奋斗的历程,成就了现在的这个更精彩的姚明。
姚基金篮球季
姚明从酒店房间走出来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等在外面采访的记者们内心深处的惊叹声。他的头几乎顶到了走廊的天花板,壮硕的身形像一堵墙。2.26米被具象化的那一瞬间,你会有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是来到巨人国的格列佛。
刚下飞机的姚明看起来很疲惫,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曾经多次受伤的左脚踝肿得像个馒头,以至于走路的时候有些一瘸一拐。因为航班晚点,原本两天的行程被压缩在一天半内完成,除了要出席2016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总决赛,接受采访,姚明还需要参加地方政府的宴请,拜访青基会的官员,看望从全国各地希望小学选拔来银川参赛的孩子们。
即便如此,第二天下午,姚明和嘉宾王治郅还是作为红蓝两队的助理教练,精神抖擞地全程参与了总决赛表演赛。绝大多数时候,姚明都是站着的,给孩子们做训练环节的示范,纠正错误的动作,甚至帮孩子们捡球,孩子们每赢得一个环节的胜利,会雀跃着跑到姚明面前,跳起来和他击掌。
2011年职业运动员生涯结束之后,姚明曾经问过自己:“接下来做什么?”5年后,他的回答是:“我的时间大约三分之一在学习,三分之一在工作,而另外三分之一在做慈善。”
“姚明一开始并不想做基金会。他在NBA打球的时候,默默资助过很多有困难的人。但是他信奉的是做好事不留名,不想让别人知道,就像小说里的侠客。”姚之队负责人章明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用了很长时间让他意识到,留名不是为个人。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偶像的所作所为,姚明作为一个偶像级的社会名人,不但要做好事,还要让别人知道,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才能办成大事,这是他的责任。”
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是“姚基金”成立的机缘。“在青基会下设立的姚基金,不是法人意义的基金,只是青基会希望工程下设的一个接受捐赠的专项基金,姚明和青基会签订了专门设立姚基金的协议。”姚基金管委会主任、姚之队成员陆浩告诉本刊记者,姚基金是由姚明倡导设立,有公共筹募资格的基金。但这个基金并不是姚明个人的基金,资金由青基会的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姚基金的启动资金来自于2007年“姚明纳什慈善晚宴”所筹集的1400万元善款,其中,姚明自己就捐了200万元。姚基金每年都会开管委会,来确定基金一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
姚基金创立一开始,援建了很多希望小学,但后来姚明和姚之队的成员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地方称之为学校,是一栋房子吗,还是一名老师?房屋的好坏不会决定学校的品牌,但老师决定了学校的高度。因此,姚基金决定从硬件建设逐步转变到软件支持。
2011年,姚基金做过一个Exchange summer(暑期交换)活动,目的是帮助一批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体验对方的生活环境,看看不一样的世界。结果与姚之队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姚明说,城里的孩子回去之后,有不错的成就感,因为相对艰辛的生活给了他们成长;但农村孩子回家之后,除了繁华世界留给他们的新鲜感外,城乡巨大的落差让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失落。“我们在反思,原本想帮助人的初心,为什么最终结果却不是那么理想?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帮助?”
“我们应该走到乡村去!我们应该拿出我们的时间,用我们的志愿服务陪伴乡村孩子的成长。用陪伴,让孩子们的世界添加一些不一样的色彩。而‘以体,育人’这个理念成为我们的前进方向。”
2012年,在姚明篮球品牌的影响力和陆浩的体育营销管理经验结合下,“以体,育人”为口号,集硬件配套与软件提升于一体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公益项目——“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正式开始运行。姚明说,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342所学校的32万人次小学生参与到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中。包括师资培训、志愿者支教、选拔组队、集训以及县、市、省、全国四级联赛的模式,让孩子们除了掌握篮球的基本功,还能树立规则和秩序的意识。“培养独立、沟通、团队协作、坚持、领导力、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让他们懂得挫折与成就都是体育的一部分,更是人生的路程。”
2015年3月,姚明以姚基金支教志愿者的身份前往四川一所乡村小学支教,在那里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学习,生活了两周。“也许你会问,姚基金的志愿者教孩子们打打篮球能有多大意义?最有意思的说法是,‘打篮球比打架好玩儿’。多么淳朴的想法!”姚明说,他渐渐认为,慈善的付出不仅仅是捐赠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拿出时间。“这是所有人唯一都公平的资源,同时也是每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也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有可能建立人与人,面对面,眼对眼,心贴心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慈善公益事业最终的追求。”
“在乡村经济贫困,文化荒芜,情感疏离的状态下,很多孩子胆怯,自卑,理解力差学习不够主动。在那里,很多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困扰他们的不仅是条件的落后和物质的匮乏,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贫困:无聊、无助、无望。正因为他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更需要一些快乐,正能量的东西来改变他们。而体育运动,或者说兴趣爱好会像灯塔一样为他们照亮前进的方向。”姚明说,在四川支教的两个星期会发现,由于没有太多人造光源,乡村的夜空中能够看到无数的星星,这对于身处大城市的人而言,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我想,在电灯发明之前,照亮人类夜空的只有无数颗闪亮的星星。同样,对于中国的乡村教育事业而言,点亮孩子们夜空的,不仅仅需要依靠少数明星,更需要无数人一起行动。”
知识的力量
姚明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真诚,幽默,不装,前提是记者在采访前必须做足功课。姚明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智识的交锋和对抗,对于肤浅而愚蠢的问题,他会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礼貌,然后用最简短的几个字回复,断绝掉继续聊下去的可能。
“和我们交往的时候,他同样如此。”章明基说,“我曾经以为过了二三十岁的年纪,人的求知欲会减弱。姚明正相反,他学习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很多严肃的话题,他愿意与你深入交谈。”
在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中姚明写道:“我妈妈是个认真的人,有时我觉得她不懂怎样开玩笑。有时我跟她开玩笑,发现她以为我是认真的。我爸爸比较放松一些。从妈妈那儿,我继承了想要完全了解一个情形的欲望,一点也不能含糊不清。而从我爸爸那儿我遗传了他的幽默感,特别是当我真的不能把事情弄明白的时候。他的哲学是,退一步,给自己时间调整,然后再去试。你最终得弄清谜底,但是中途休整一下没什么不对。”
姚明的幽默,既能够让所有人会心而笑,又没有愚弄,没有嘲讽,也没有对任何人的伤害。今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结束后,有媒体问姚明:“比你身高更高的是什么?”姚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头发。”这个脑筋急转弯回答引来哄堂大笑。央视篮球解说员于嘉说,就像说相声的讲究扔包袱,扔到地上一定要响,姚明对自己说的话也很较真。2011年的时候,于嘉曾经和姚明一起解说过中国男篮锦标赛,有人说姚明反应没于嘉快,姚明回答说,因为他就是要说出一句有样的话来。
2011年退役之后,姚明选择到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本科就读。上海交大距离姚明的家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为了避开上下班的交通高峰,姚明早上6点就出门了,带上妻子做的午餐,在学校里和师生们一起度过一天。姚明没有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因为那里没有适合他的床。
谈到选择到大学读书的原因,姚明表示,自己是为了遵守当初对父母的一个承诺:“在我17岁签约上海队的时候,我就向父母保证过,会在职业篮球生涯结束之后前往大学进行深造。”
“虽然姚明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但是他们尊重知识,也相信知识的力量,这对姚明的成长起到巨大的作用。”于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1999年认识姚明,第一次去他宿舍,他让我随便坐,说,‘等我看一会儿书,咱们再出去吃饭’。我看了眼书皮,是老舍的《我这一辈子》。他显然不是当故事书在看,而是充实自我。这让我挺惊诧的。这一点他和王治郅很相似,都比较愿意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有时间喜欢出去走走,充实丰富自己。
于嘉说,姚明对所有他不擅长的东西都感兴趣,会从中选择自己更愿意接触的东西深入学习。选择就读经济学专业,因为这既是他的兴趣,也是他未来工作的方向。“我妻子是搞金融的,我们每次聚会的时候,姚明甚至会找她聊很多经济方面的话题。”于嘉告诉我。
姚明就读交大的第一年,一度传出他高等数学挂科的消息。章明基说,高等数学还不是最难的,更有挑战性的是线性代数。但姚明绝不会轻易放弃。“有一次,我们约好了一起吃饭打球。早上打电话的时候,他说在做功课,结果一直做到晚上。他似乎也没想过要找我们这些学经济的朋友帮忙。”章明基说,姚明是认真在读学位,而不是为了混文凭。“曾经有很多学校愿意为姚明提供本硕、硕博连读的机会,姚明都拒绝了。他跟我说:‘如果我答应了,世界上所有的读书人都会恨死我了。’我觉得这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
“今年,姚明向‘姚之队’提出,为了完成交大的学业,导致他缺课的事情要少安排。这样,在内部团队的探讨中,公众活动、商业行为这些在外人看来名利双收的东西,明显不是我们的重点。”
章明基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姚明在尝试着将学到的东西用在工作实践中,虽然看起来有些教条化。“姚之队开会的时候,以前基本都是我在引导主持会议。我的特点是思维发散,最后归结到一个主题上。现在姚明会体现出更多的主导性,他的风格是在一个框架内有条理地紧扣主题,结合内部沟通做总结,很明显的严谨学院派风格。”章明基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讲到一个跟体育赛事观众有关的产品,姚明会问到不同年龄阶段产品线的“价格敏感性”,也就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弹性。“他的提问很专业。作为合作者,我能看到知识给他带来的力量,对他认识世界和工作决策带来的帮助。”
理想主义的投资者
姚明在商业上的投资和布局早在退役前就已经打下伏笔。“从姚之队的角度,姚明不是个穷人,他有理财需求,也有冒险型创业尝试,更多的有布局的成分。”章明基说,这些投资成功多,失败少。
倾注了姚明很多热情和精力的巨鲸音乐网是一个音乐和体育结合的娱乐平台,这个项目的失败,更多原因是Goole退出中国大陆,而他们是Goole的音乐提供商。同样出于兴趣,姚明在旧金山收购了美国纳帕谷酒庄,更名姚家族红酒酒业公司,每年产约5000箱葡萄酒,请法国保乐力公司经销,每瓶售价为1700元至4000元不等。由姚明担任董事长的众辉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拥有易建联、丁俊晖、张琳、侯逸凡等中国顶级运动员资源。姚明最新的尝试和金融有关——曜为基金,由章明基发起组建,姚明任董事长,另外三个合伙人都是章明基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同学,分别曾在万达投资,复星基金以及摩根士丹利担任高级负责人职务,有资深的金融和投资背景。这是一个专注做体育方面股权投资的基金,2016年初成立,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期融资。姚明是五个投委会成员之一,需要从体育行业的角度就投决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并进行投票表决。
姚明投资的上海大鲨鱼篮球队,表面上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实际在章明基看来,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失败的项目。“对这个项目的投入,姚明给了个托底。赚了是好事,说明体育产业管理上的进步,球队团队价值的上升。赔了,就当姚明对上海这座城市、对球迷的一个回报。从投资的角度,尤其在现在环境下,从赛事资源的稀缺性和姚明酝酿中的改革来看,不是亏本的事。”章明基说,事情的发展不会按公司设定的路程走,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困难,同时也有机遇,就看怎么把握。
作为曾经连续8年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占据收入首位的富人,姚明对财富的看法有很大的变化。23岁的时候,姚明在自传里说:“我口袋里的钱,我能看见能用才是我拥有的。这也肯定是我所需要的。我看不见的钱,银行里的钱或支票上的数字只是给我一种成就感。我想大多数有钱人也是如此。没有一个挣百万元的人会说,他真的需要这么多钱来生活。这不是财富的意义。财富是用来衡量你在工作中价值的一种方法。”13年过去后,他的回答是两个字:“人才”。
“商业作为赚钱的过程,姚明的兴趣不大。”章明基说,姚明每年用在商业广告代言上的时间,不到20天。从他退役后,姚之队从来就没有为了商业广告代言主动出击过,只做几个姚明感兴趣的商业代言,规划好时间。在选择标准上,姚明注重三点:产品的美誉度,自己不用的产品不代言,严格控制代言的投入。“尤其是有了孩子后,姚明对日常用品的安全性特别关注,所以他代言环保涂料;姚明推崇科技,认为技术呈现给体育界带来新的机会,所以他代言机器人。此外,还有一些是长期合作的客户,与体育相关比较有趣的产品。”
“姚明退役后,我们有过探讨,从社会的角度,姚明自己想做什么?”章明基说,现实生活中,姚明理想主义的尖锐棱角已经被磨平了一些,但是他依然属于有想法、有自己立场的人,同时,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姚明自己的角度,他希望做在全球体育发展过程中对青少年成长有帮助的事情的代言人,或者说‘社会活动家’。现在的体育发展以市场、民生为主导,姚明投资体育产业,是希望能对这个产业的发展和环境有更多了解。他有两重目标:一是理解体育产业发展内在的商业规律;二是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获取产业上一定的话语权。作为推动CBA管办分离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如果他对市场化的外围环境,如何创造价值不了解,怎么来做这个事?”
和中国绝大多数体育明星退役后进入娱乐圈时尚界不同,姚明很注意保持跟娱乐圈的距离。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承办方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姚明除了在做公益慈善的第一年有很多艺人明星参与,此后他的慈善活动不会找艺人造势。”
姚明基本不做娱乐类真人秀,唯一一次破例是参加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节目,因为可以资源置换,换得了湖南卫视对姚基金公益项目的免费宣传。他本人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收益。姚明曾经说过,人生如赛场,不能NG(不过关)。表面上看,这和他个人喜好有关,事实上他是有更深层的考虑的。章明基说:“他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很严肃的事情,无论是作为政协委员递交提案,还是投入姚明推动中国体育改革,或是姚基金,都跟体育事业相关,而体育作为塑造人格的途径之一,对青少年的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娱乐化,会不会有影响?我觉得他可能有这方面的担心。”
36岁的姚明虽然已经从NBA退役多年,但其个人曝光率和品牌影响力依然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和他背后专业团队的正向引导有关,更跟姚明本人相关。
姚之队的核心成员章明基是芝加哥大学MBA毕业,美籍华人。之所以能在众多争当姚明经纪人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章明基自己分析说,一方面他是上海人,长期生活在美国,既了解中国也了解美国;第二他和姚明认识一段时间后,各自对对方都有一定了解;第三,作为出生在篮球世家的姚明,因为牵扯到各种关系,或许会觉得找一个圈外人比圈内人更好操作。
章明基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很看重基本人品的考量。“不是理想化的好人、坏人,而是行事理念是不是和姚明相似。”姚之队在中国的成员主要有三人,章明基、陆浩和负责国内公关事务的张弛,美方有两人参与,负责维持姚明国际方面的影响力,维护好姚明与美国媒体、体育界的关系,收集公众消费者对姚明的感受信息,并对所面对的公益机会提出建议。章明基说,这样的团队相较单独个体的优势在于,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考虑、讨论问题,立场比较全面。
姚明退役前,姚之队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姚明处理后勤工作,比如使其更快适应NBA、为其选择和其品牌形象相适应的商业伙伴、处理姚明在球场内外的关系、和媒体进行沟通等。这其中一直被强调的是,如何为姚明筛选广告代言。姚之队委托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新产品战略管理实验室,花费6万美元,就姚明的市场开发进行调查和评估,最后制定了一份长达500页的机密报告书。在接代言之前,姚之队会使用一套相关的模型来评估,比如其中重要的几个维度包括:产品或品牌是否符合姚明本身品牌形象,公司的社会形象与效益如何,姚明本人是否有兴趣,商家如何利用姚明,代言品牌能否与姚明自身品牌做到相互渗透、相互提高。
在NBA打球的时候,姚明曾经有一句玩笑话:“我妈妈是姚之队的CEO。”于嘉说,退役前,姚明的心思都在打球上,重要的事情基本听从团队的建议。退役之后,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个人,姚明在不断学习和进步,越来越依赖自己的判断。严格意义上说,姚之队已经从经纪人团队的角色转变为姚明的资讯团队。
“在工作上,我们并非铁板一块,也有争论和不同看法,但是过程很健康。我们会提供尽可能详尽的信息和从团队角度给出的立场,重大决策性的东西由姚明来决定。”章明基说,“我们不会强求姚明一定要按团队的意见走,这是姚明自己的人生。”
做决策是要有勇气的。姚明是个很理性的人,不会拍脑袋做决定。但他做的很多决策,即使在章明基来看,也很吃惊。“有一定风险,但他认为是对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姚明在中国将可口可乐告上法庭。体育总局将中国篮球队的集体肖像权签给了可口可乐,但是可口可乐在产品的包装上使用了姚明的照片,而姚明已经和百事公司签了合同。打官司之前,虽然在姚之队的策划引导下,姚明获得了舆论上的支持,但仍然感受到了来自体育总局、可口可乐各方面的压力。关键时刻,姚之队把打官司所有可能引发的好的不好的结果都提供给了姚明,由姚明做决定:是认了还是继续往前走。姚明最后决定继续往前走,理由是:“我是中国唯一一个有这个能力做这个事情的运动员。不管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都会为我后面的球员开启或关闭大门。”事情以开庭前双方和解撤诉告终,更深远的影响是从此以后,所有国家队队员通过法律授权给予广告商家集体肖像权。
在体育项目的投资上,姚明也能问出很关键的问题,并有独到的见解。“姚明从2009年开始进入体育产业,他一直站在体育改革第一线,关注政策研究,对整个行业有一定观察和分析能力。做投资分两部分,一是算账,二是看商业模型能否成立。前者是经济面的分析,可以由专业人员从财务角度把握,后者是基本面分析,怎么估值一个企业、为什么,姚明是明白的。”章明基说,姚明或许算不出一个IRR(内部回报率),但是在金融术语上,这个代表什么,他是明白的。
姚明也遇到过挫折,有过迷茫。“比如姚明改革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但他比我们的耐心都好。他更能体会国情,什么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改变,他比我们把握得更好。他会坚持,从没失去过信心。”章明基说,姚明的家庭教育、成长的城市、去美国的经历、奋斗的历程,成就了现在的这个更加精彩的姚明。
记者 李翊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宽财政 稳货币
- 杨改兰自杀事件与农村现实——专访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燕舞
- 虚拟现实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 大型对撞机争辩:高能物理的中国未来
- VR与AR:半个世纪之路——专访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图形组首席研究员童欣
- 非常病人:“健康门”与美国总统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