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纯也的自由建筑

时间:2016-12-05 09:48:2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如今的社会系统和信息量变得过于复杂和饱和,是否有可能找到一种不规则、不稳定、不确定的建筑模式,来回应迅速增殖甚至失控的多元价值观?”

出生于1974年的石上纯也(Junya Ishigami)在35岁左右,就已经拥有了日本建筑界所有的最高荣誉:2008年他担任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日本馆的主设计师;2009年,他设计的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坊获得第61届日本建筑学会奖。而在此之前,他在日本只设计过一栋新建筑。

2010年威尼斯建筑展上,他的“空气建筑”是由直径只有0.9毫米的碳纤维搭建的装置,对着雨丝般的柱子拍照的话,看起来就像屏幕上细细的抓痕,因为过于纤细,装置很快坍塌在地。尽管如此,这一“事故建筑”仍然赢得了那一届双年展金狮奖。

从那以后,石上纯也的建筑传奇似乎没有再多的更新内容,他像是消失了一般,鲜有新作问世。直到最近,西班牙杂志《建筑素描》(El Croquis)第182期《克里斯蒂安·克雷兹及石上纯也》专辑用上百张图纸,公布了他近10年的16个作品,尤其是最近6年的工作成果。

由此,《建筑素描》中文版把石上纯也及日本知名建筑学者五十岚太郎邀请到北京举办演讲,当他们出现在北京凤凰国际中心的活动大厅时,里面已经挤满了被“石上纯也传奇”吸引而来的上千听众。身材瘦削的石上纯也穿黑色西装,搭配黑色紧身牛仔裤,头戴一顶黑色礼帽。比起建筑师,他的形象似乎更接近一位时尚音乐人,或者漫画故事中的傲娇怪才。

成立自己的事务所之前,石上纯也曾经在妹岛和世的SANAA事务所工作过4年,所以,他被顺理成章地纳入从菊竹清训到伊东丰雄再到妹岛和世的日本建筑师谱系之中。但是,在这种有迹可循的师承关系中,他又显得有些特殊。他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而不是东京大学工学系,他的跳跃性观念中包含着更多艺术的成分。另一方面,他的极简主义建筑不是出于审美上的减少或提炼,而是更接近一种科学家的好奇心,来探究建筑现实的新边界。

当天上下雨或打雷时,可能没有人会认真考虑一下下雨的机制,石上纯也却沉迷于对云朵的研究。云朵是许多小粒子的集合体,形态多变、大小不一,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消失的方式也不同。

云朵是有结构的,从稳定到不稳定循环变化。云朵也有界限的,移动的云朵相互靠近时,边界会逐渐模糊。对他来说,天气揭示了如何从简单的基本原则中呈现复杂性,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有种神秘感,相似的动态平衡和模糊性的特征,也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

“建筑轻盈地悬浮在空气中,像云彩一般柔软蓬松,像气流一般透明盘旋,广阔无边却触不可及,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建筑形式。”他说。

人在地上行走,鱼儿在水中游,鸟儿在空中飞翔,从结构上说,它们是怎样在自然环境中实现的?建筑是否也能具有同样的广度和自由?空气的流动能够产生多种能量,那么,能否设计出类云形态的建筑,将风力作为结构的一部分利于空气的流动?或者,是否有可能建造结构精细轻巧的建筑,就像飘浮在空中的蒲公英种子?

无论森林、草原还是山川,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具有多样性,这种环境多样性能否被运用在建筑中?能否设计出一幢摩天大楼让人们往上走的时候就像爬山一样,自由在空中穿梭的摩天大楼,还有一小片内在的天空?

他的脑海中充满类似奇特的问题,他试图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建造的方法,在自然现象和建筑之间找到新的潜力。这样,也许建筑的新面貌可以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广阔无边的天空、洁白柔软的云朵或者朦胧美丽的雨珠。

不仅仅是结构力学,这里也有社会背景的依据。在他看来,如今的社会系统和信息量变得过于复杂和饱和,就像地球的云层系统和气候一样,相互影响牵动,气象万千。所以,是否有可能找到一种不规则、不稳定、不确定的建筑模式,来回应迅速增殖甚至失控的多元价值观?

一开始,石上纯也的作品具有魔幻的特征,确切地说,他的第一件建筑作品是一张桌子。2005年大阪麒麟艺术展会上,这张白色长条钢桌在整个狭长空间里延伸着。桌子9.5米长、2.6米宽、离地1.1米高,但桌面厚度仅仅只有3毫米,中间没有任何支撑,桌子自身加上桌面摆放物的总重量接近700公斤。

超薄钢桌的神秘比例引起不可思议的感觉,从侧面看,桌上的物品似乎被一根简单的白线连在一起,从对角线的方向望去,它像一张巨大的白纸飘浮在空中。如今,这张桌子被收藏在以色列国家博物馆。

桌子如同建筑,从下往上四条桌腿像柱子,桌面就是屋顶。把厚度只有3毫米的桌面延伸到9.5米长,它的跨度和超薄程度突破了材料和结构的极限,唯有通过精准的结构计算才能实现。这种意义上说,它属于真正的建筑。

过去造房子的时候,房子的木梁很容易发生弯曲。为了预防弯曲手工匠人会事先将横梁弯成上弧线状,安装时就能抵消横梁下弯的幅度。这张桌子的制作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一开始,把桌面和桌腿设计成与它们的自然弯曲相反的弧度,一旦安装以后,重力作用抵消桌面自重及携带的重量,使它们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保持笔直。

“魔幻”桌的实现是石上纯也和结构工程师小西泰孝的合作成果,由悬挑作用的桌脚反推出悬挑桌板可能承受的荷载,以及轴力、剪力、抗弯曲等一系列精确计算和验证。桌面上花瓶、金鱼缸、绿植盆栽等陈列品的布置也是有策略的:两端是密度大的物件,中间则是密度小的物件。

“这张桌子的结构机制让人难以察觉,事实上,它不是为了对抗重力作用,而是肉眼看不见的重力所造成的特殊现象。”石上纯也解释说。

如果有人拿起桌面上的酒杯,或者手指不小心触碰到桌面,微妙的平衡就会被扰乱。接触点由于受力轻微地下移,表面产生一阵震颤波动,一直持续到桌面的另一端。对此,日本建筑师青木淳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印象:“这个桌面就像液体的表面,仿佛纯也用某种特殊工具把液体表面轻刮下来,放在了这里。我眼前的世界既有固体性又有液体性,这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不可能见到的。”

桌子之后是气球。2007年底,在长古川裕子策划的“未来空间:重组艺术与设计的基因”展览上,石上纯也把一个15米高、20米宽的矩形立方体悬挂在东京现代美术馆中庭,取名为《气球》。铝合金骨架的“气球”重量约1吨,体积接近一幢4层楼的建筑,它的内部充满氦气之后,就能飘浮在空中,只要用手指轻轻触碰,就可以移动它。

“气球”占据着美术馆从地下到三楼的空间,它的亮银色铝板表面就像一面镜子,反射着周围环境。内部的氦气让它很难保持平衡,像天上的云朵一样,以几乎难以觉察的缓慢速度移动着,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变得时宽时细。气温的变化会影响它的移动,如果它的四周聚集了众多的观众,他们的体温也会成为影响因素。

如果说“桌子”是让一件日常家具变得奇怪,那么“气球”就像是雷内·马格利特绘画中漂浮的石头,或者宫崎骏电影中的“天空之城”。这两件作品跨越了家具、雕塑、装置和建筑的分类,让现实超出了我们惯常的预期。在这些推动极限的实验中,诗意的内涵远远超过了技术的表现。

迄今为止,他最著名的建成作品是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坊,大学校园里供学生社团进行制作的公共空间。2000平方米的整个空间不设抗震墙,外立面是清一色的玻璃,结构由305根扁平的柱子支撑,承担所有的水平力和垂直力。与桌子制作的原理相似,为了确保柱子能承受垂直力,屋面上被事先施加了一个等同于积雪荷载的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矩形截面的实心钢杆支柱以横断面的形式散落在整个空间,每一根都有不同的尺寸和比例,看似随机排列,实际上它们的位置都经过精心组织。每根柱子在每个方位上发挥的空间作用不同,个体和整体在塑造空间的贡献上是对等的。

这里采用了程序师德山知永设计的CAD程序,达到整体结构的平衡之后,单根柱子在位置和方向上的任何改动,都会对其他柱子和一部分结构产生影响。所以,日本建筑协会对于这一建筑的授奖评语是:“第一次仅仅通过密度的手段,思考和实现了一个建筑空间。”

对于形状多变的立柱,观察者站立角度不同,空间也随之发生变化。一直对石上纯也推崇有加的五十岚太郎说:“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建筑空间,踏入工坊的那一刻起,我失去了通常的距离感。看起来又厚又近的柱子,其实是远处一根较纤细的平柱,只不过恰好它那宽平的一面对着我。另一根又细又远的柱子,实际上离我很近,因为观察的角度让它变得细长。观察者与他四周立柱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能够同时感受到扩展和收缩的空间。”

“构思这座建筑的时候,我并不是简单地分隔出房间。就像设计一处风景或者一片森林,我想达到自然环境中浑然一体的效果。森林里的植物分布也许有其规律性,但是我们很难弄清楚为什么这棵树会在这里,这种模糊的不确定性成为空间构成的原则。”石上纯也说。

柱子比例和朝向上的细微差别,表现出结构所形成的环境多样性,界限暧昧的模糊性是这里的关键概念。柱子如一系列渗透到空间之中的点,工坊不仅获得前所未有的轻薄结构,而且内部空间的边界变得模糊。

设计师抛弃明确的几何秩序或概念层次,抹去刻意掌控空间的迹象,其实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更加灵活自主地使用空间。由于柱子是不确定的,桌子也就无法确定方向。学生可以在柱子之间自由组织,放大或缩小工作区。

建成之后,事务所用监控摄像头观察学生穿越空间的行走路径。看似混乱的空间中,一般人都是按照固定的路线行走,但家具被移动之后,产生的路径就不一样了。所以,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这一空间,是立柱、家具还是人的移动方式?

毗邻工坊的校园里,一个包括自助餐厅、室内练习场等的多功能广场如今正在规划中,预计明年开工建造。这将是一个半室外的单层建筑,约110米长、70米宽,但屋顶的平均高度只有2.3米。从概念草图上看,黄色、绿色的涂抹代表屋顶和地面,几乎没有结构的迹象。

覆盖整个基地的屋顶是一块厚度10毫米的巨型钢板,钢板上开了许多不规则的洞孔,雨雪都可以飘进去。跨度110米的建筑中间没有一根柱子,在这个广阔、开放的无柱空间中,真正的室内部分只占整体面积的5%,其余95%是半开放式的场地。屋顶一部分用来种植植物和鲜花,另一部分覆盖藤蔓,让室内有很好的采光和清新的空气。天然泥土的地面上种植各种蔬菜,成为周围自然景观的延续。

如果说立柱密布的KAIT工坊接近森林,这一多功能广场如同把地平线作为建筑的轮廓。屋顶拥有天空般的明亮和广阔,地面是大地的延伸,有着轻微的、几乎难以觉察的弯曲弧度。因此,屋顶和地面在远处形成一条地平线,赋予广阔的风景一道清晰的轮廓。

这一次,石上纯也的目的是为了模糊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界限,在设计过程中放弃从功能、空间到结构、形式等建筑决策的传统层级,获得一个扁平的结果。其中所有的因素都保持微妙的平衡,而且是平行考虑的。

这样的设计过程中,空间大小、功能分布、高低厚薄等许多因素都是自由的,这种自由让建筑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他进一步提出“自由建筑”的观念,不仅仅是自由于固定的功能、形式以及既有的尺度、环境的建筑,也是自由于现有建筑的建筑。以自由建筑的思维模式,也许可以从中找到一种连接建筑和自然的全新方式。

完成于2012年的东京“植物之家”是石上纯也自由建筑的又一个案例,房子是在东京郊区为一对年轻夫妇设计的私宅,一个6米乘6米的方盒子。外墙由15毫米厚的非承重板固定在6毫米厚的承重钢条上,先是墙体立于四周,然后再加上屋顶。这一次,他想尝试自由于室内与室外的概念,在住宅内部构建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外部环境,让室内成为自然的景观。

进入方盒子住宅内部,有些地方铺设了地板,其他部分还是原来的土壤,种上植物就形成一个小花园。与一般庭院不同,这个裸露土壤的小花园摆上了餐桌、橱柜、冰箱等家具,它更接近一个新的室内起居空间,但与外面的沥青道路相比,又体现着更为自然的氛围。四季花开花落,绿叶从繁茂到凋零,与生活起居空间密切相关的自然景观在房子内部不断地变化,时间的流逝在这里变得尤其缓慢。

文 钟和晏 图片提供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赞一个 (1)收藏 (0)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8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8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