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15年第13期
捷克作家赫拉巴尔说:“在布拉格,完美的一天始于清晨的一杯啤酒。”对不起,这句话是我刚才编造的,但读过赫拉巴尔小说的人会明白,赫拉巴尔的一天,多半是从一杯啤酒开始的。他热爱布拉格的啤酒馆(hospoda),坚持认为啤酒与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他曾经说过,啤酒馆是消除偏见的最佳场所。在这里,最平凡的人也能即兴创作,也能激发热情与想象力。他让笔下的人物整天泡在啤酒馆里–这觥筹交错的喧哗,才是布拉格日常生活的图景。
在旧城广场弯弯曲曲的巷子里,有一家叫作“金老虎”的酒馆,赫拉巴尔无数次坐在这里,手里握一杯啤酒,倾听着周围人的闲聊,而他笔下的人物也正是这样坐在里面。这些普通的人事,寻常的情感,在啤酒馆酝酿、发酵,却自有诗意。《底层的珍珠》描写了12个布拉格的生活片段,每一个都洋溢着啤酒馆的基调,那是赫拉巴尔第一个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而电影导演门泽尔,也是啤酒馆中的常客。
布拉格的啤酒馆文化,如同巴黎的咖啡馆文化。啤酒与咖啡,也正体现了两座城市的不同。啤酒,带着一种草根性,一种自嘲般的随意,一种挥霍人生的肆意,就像另一位布拉格作家哈谢克一样。据说他常年趿拉着拖鞋,流连于布拉格一个又一个酒馆,随手拿起练习本,趴在酒桌上写《好兵帅克》,而写作的目的–只是为换几个酒钱。
咖啡让人清醒,给人思想上的秩序井然,而啤酒让人活跃、躁动,却又不至于疯狂。1974年,38岁的哈维尔还在一家啤酒厂打工,早晨5点起来滚啤酒桶,晚上穿着牛仔裤和T恤喝啤酒。6年前,苏联的坦克碾碎了“布拉格之春”,但是啤酒馆里的“思想风暴”一直不曾停息。
后来,哈维尔成为捷克第一位民选总统,尽管人们不再能够在布拉格的小酒馆里遇到他,可他执政的13年,为捷克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政治遗产:捷克经历了从专制回归民主的转折,也经历了与斯洛伐克和平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剧变,无论何种情况,哈维尔都以平和灵活的态度面对。
他鼓励市民喝啤酒。“凡是啤酒都是好的,”哈维尔说,“这样,当人们谈论政治时就不会那么疯狂。”这大概就是哈维尔的“啤酒政治学”。
2003年1月,哈维尔的告别宴会上,几百个过去和现在的幕僚聚集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在滚石乐队赠送的吊灯下,喝着啤酒,吃着三明治,向他道别。
如今,赫拉巴尔、哈谢克、哈维尔都已经离开人世,我们能在他们的作品里,寻找他们当年的身影。当你漫步布拉格街头,随意走进巷子中的小酒馆,会发现这些小酒馆里也保留着对他们的记忆。他们都是布拉格不朽的幽灵,是遍布在布拉格无数幽灵中的佼佼者。
“有时候,他们会回到从前的街区,在路边的啤酒馆叫上一杯比尔森啤酒,然后注视着窗外的灯火。”布拉格的啤酒作家Evan Rail在《布拉格和捷克美味啤酒指南》(Good Beer Guide to Prague & the Czech Republic)中如是说。
捷克啤酒的人均消费量世界第一,平均下来全国男女老少每天都要至少喝掉一瓶啤酒。所以当你来到布拉格,一定要去小酒馆坐坐,喝上一杯。
TIPS
1.捷克的啤酒品牌众多,但没人能说清哪个牌子的酒最好,这取决于个人的口味和心情。如捷克的“百威”(Budvar)啤酒称自己为“王者之酒”,因为它曾在16世纪早期作为专供王室的啤酒。“拉德盖斯特”(Radegast)3次在啤酒评比中夺冠。“山羊”(Kozel)啤酒则曾经获得过年度金质奖章。古泉酒厂的“比尔森之源”(Pilsner Urquell)啤酒是捷克最受欢迎的啤酒,“甘布利努斯”(Gam-Binus)则是销量最大的啤酒。
2.在各类啤酒中,捷克以底部发酵法酿造的淡色啤酒最为有名,而这种发酵法的代表就是1842年开始在捷克南部城市比尔森生产的比尔森啤酒。这是一种麦芽糖浓度在10%至12%的淡金色啤酒,正宗的比尔森啤酒必须用摩拉维亚大麦、匝特克啤酒花以及捷克最好的酵母株酿造。比尔森啤酒已经成为淡色啤酒的代名词,这种酿酒法也是目前市场的主流。我们能喝到的大部分啤酒,都是比尔森啤酒。即使在世界上别的国家生产的淡色啤酒,也会在标签上写明Pilsener或者Pils。
文 刘子超/编辑 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