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到我们都不在了怎么办?”自助并不长久,小宇妈妈也一直在苦苦寻找未来的出路,直到今天找到窦一欣这里。“其实我觉得你们的项目特别好,只要让他有地方待、有事情做、觉得快乐,我们不怕为孩子花钱。别的孩子上学出国,可我们这样的孩子,说实在的,就是想为他花钱也没有别的地方可花。”小宇妈妈话锋一转:“关键是要做成,如果做失败了,让大家怎么想,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小宇妈妈的快人快语却很有代表性。熙熙攘攘的人潮散去后,家长们更多的还是观望和疑虑。
而窦一欣和他的团队也确实艰难。助理蔡蔡是团队的主力之一,样板间工地的监工全靠她一个人守在这片荒僻的小树林里,整整3个月累瘦了20斤。她还劝说男友刘博辞掉待遇优厚的设计工作,一起加入团队。而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座样板间,正是刘博的作品。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在免费帮附近的村民们给狗群洗澡,以便获得村民们的些许照应。
在窦一欣看来,虽然处境艰难,大家却甘之如饴。“光靠爱心是不持久的,人的精神总有承受能力的极限。”窦一欣解释自己并没有什么伟大情怀,只是觉得跟孤独症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快乐,就是放松。“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他们,才会把他们当成一群可爱的朋友。”而团队成员也常常笑称,自己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窦干爹”的“野心”
7年前,45岁的窦一欣迎面闯入孤独症公益的世界。对这个正在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人来说,看似误打误撞的相遇,却关乎自我救赎。在航天部做过9年技术工作后,窦一欣开始下海经商。“时间长了所有的爱好都放弃了,脑子里全是钱。”可钱越多,窦一欣的孤单感反而越强。“人与人之间没有人情味,只有利益交换。”天性浪漫的他,接受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人开始濒临崩溃。
将近5年的时间里,他不愿与周围人接触,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没意思,俨然一个“老愤青”。“成天耷拉着一张狗脸,谁也不敢理我。有一次我开车转弯时突然停下来,一辆自行车没刹住撞在车上,我下车本来想给人道个歉,但对方一看我的状态,骑着车就跑了。”那时候,窦一欣经常一个人开车往山里跑,只有坐在山民家的土炕上,他才能找回内心短暂的平静。
眼看着窦一欣的状态越来越差,家人给他报了一个“心态教练”课程。“课程里有公益活动,我们帮助那些存在误解和距离感的家长和孩子消除心结。”活动的最后,大家拥抱着痛哭流涕,这种感觉唤醒了窦一欣内心压抑许久的真实的人性感动。“不带索取心地帮助别人,这种感觉真好!”慢慢的,窦一欣的心门打开了,他甚至清晰地记得:“上课的第三天,我走在积水潭附近,走着走着就觉得路上的阳光都不一样了,整个世界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