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出发 中国人驾船出海(6)

时间:2015-08-03 22:50:41 

作为佐证,南宋著名文学家,名将岳飞之孙岳珂在《桯史》中,记载广州蒲姓贵人之堂,“后有萃堵波,高入云表”,“式度不比它塔,环以璧为大址,余而增之,外圆而加灰饰,望之如银笔”。文中提到的萃堵波,即是怀圣寺光塔,北宋神宗、哲宗朝诗人郭祥正在《广州越王台呈蒋帅待制》一诗中,也称颂了光塔的雄伟景观:“番禺城北越王台,登临下瞰何壮哉!……蕃坊翠塔卓椽笔,欲蘸河汉濡烟煤。”

尽管如此,学界主流意见依旧是怀圣寺与光塔皆为唐代所建,蒲氏家族之“倡筑”仅是修葺,而非建造。蒲氏家族二三代墓地,即在今日广州越秀公园内。距离此不远,就是广州先贤墓清真寺。其中心就是古称“回回坟”或“大人坟”的赛义德·艾比·宛葛素陵墓。相传赛义德·艾比·宛葛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母舅,于唐初来华传教,怀圣寺与光塔即为其亲手创建。

当我们赶到位于越秀区兰埔附近的先贤墓清真寺时,门口的道路上已经人山人海,许多头戴白帽的本地穆斯林与外国商贩已经支起了摊位,贩卖从波斯风格地毯,到阿拉伯水烟,以及南亚精油等形形色色的商品。清真寺负责人魏国标阿訇告诉我们,今天是星期五,是伊斯兰教传统的主麻日,在下午13点左右,通常有两三千名本地与寓居广州的穆斯林汇聚在此,在这里进行礼拜活动,自明清以来,这里就被各国穆斯林视为“小圣地”,许多信徒不远千里从中亚、西亚专程来广州朝觐,这个传统一直保持至今。

虽然时间还没有到中午,但在寺院中心位置,圆顶方室的宛葛素墓室中已经有几位虔诚的非裔和阿拉伯穆斯林在顶礼诵经。这种穹形圆顶墓室结构,在阿拉伯和波斯被称为“拱拜尔”,由于墓室内空,圆顶穹窿,颂经的声音回响洪亮,余音不绝。在宛葛素墓室周围的树木之间,还有12方自元代至民国初年的穆斯林先贤墓碑,石制墓碑都被信徒们供奉的绿色锦缎所罩住,其中一位逝世于乾隆十八年(1753)的土耳其汗志·马罕默德,就是从土耳其东部专程来广州瞻仰宛葛素陵墓的虔诚教徒,后逝世于广州,特遗嘱恳求将自己葬在先贤古墓之侧。不多时,墓室周边与大礼拜堂中,以及寺院内的绿地内,已经挤满了肤色衣着各异的各国穆斯林,在盛夏的骄阳之下,随着礼拜堂中的宣礼之声,齐齐跪倒。——在一刹那之间,1300年间的岁月仿佛骤然回流,盛唐时期的广州蕃坊,似乎就在眼前。

虽然时间还没有到中午,但在寺院中心位置,圆顶方室的宛葛素墓室中已经有几位虔诚的非裔和阿拉伯穆斯林在顶礼诵经。这种穹形圆顶墓室结构,在阿拉伯和波斯被称为“拱拜尔”,由于墓室内空,圆顶穹窿,颂经的声音回响洪亮,余音不绝。在宛葛素墓室周围的树木之间,还有12方自元代至民国初年的穆斯林先贤墓碑,石制墓碑都被信徒们供奉的绿色锦缎所罩住,其中一位逝世于乾隆十八年(1753)的土耳其汗志·马罕默德,就是从土耳其东部专程来广州瞻仰宛葛素陵墓的虔诚教徒,后逝世于广州,特遗嘱恳求将自己葬在先贤古墓之侧。不多时,墓室周边与大礼拜堂中,以及寺院内的绿地内,已经挤满了肤色衣着各异的各国穆斯林,在盛夏的骄阳之下,随着礼拜堂中的宣礼之声,齐齐跪倒。——在一刹那之间,1300年间的岁月仿佛骤然回流,盛唐时期的广州蕃坊,似乎就在眼前。

主笔/朱步冲 摄影/张雷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0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0期排行榜